请大家做一个题目:
如果银行每天早晨向你的账户拨 款8.64 万元。 你在这一天可以随心所欲,想用多少就用多少,想怎么用就怎么用。 条件只有一个: 用剩的钱不能留到第二天再用,也不能节余归自己。前一天的钱你用光也好,分文不花也好,第二天你又有8.64万元。
请问:你如何用这笔钱?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而事实上,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这样一笔财富!
我们每天有24小时,每小时有60分钟,每分钟有60秒,总计8.64万秒。
8.64万秒,每个人每天都一样,不多,不少。不管你是什么年龄、什么职业、多少资产,在“时间银行”里,每个人都一样,日月交替,新的一天开始,每个人都有8.64万秒,24小时!
现在再想想开篇的这道题目: 每天“时间银行”都会为每个人拨款8.64万秒,无论你怎么用,一天结束,余款清零。这就是时间的特性!
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,时间有四大特征:
特性1:时间供给毫无弹性
时间的供给量是固定不变的,不会增加、也不会减少,每人每天只有24小时,所以我们无法开源。
特性2:时间无法储蓄
时间不能像人力、财力、物力那样被积蓄储藏,不论愿不愿意,我们都必须消费时间,所以我们无法节流。
特性3:时间无法取代
任何一项活动都有赖于时间的花费,时间是任何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源,因而,时间是无法取代的。
特性4:时间无法失而复得
时间无法象丢失物品一样失而复得,它一旦消逝,则会永远消逝。花费了金钱,还可赚取,但浪费了时间,任何人都无力挽回。
德鲁克说过:时间是一个人最稀有的资源。
面对这样一笔财富,如何用好这份稀有的资源,善待自己的时间创造最大价值?便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。
所以建议,人人都要学习时间管理的能力,将时间价值榨干,做收益最大的事情!
但大多数人认为,学习时间管理的目的,就是提高效率与生产力完成更多的事情。
这是对时间管理最大的误区!
首先,你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。
每件事情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与资源才能做得更好,如果时间不够,事情就做不好,有时还得重新来过,那等于更浪费时间。
而我们一天只有24小时,无论把个人生产力提到多高,掌握多少技巧,你都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事情。
因此你需要学会放弃,学会做减法。人生不在于做多少事,而在于把重要的事情做到极致。
其次,每件事情的价值不等。 选择大于努力的原因,是每一件事对我们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均等的。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归纳出一个结论:20%的人口掌握了80%的社会财富,也就是二八法则。 二八法则不仅在经济学、管理学领域应用广泛,它对我们的自身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: 学会避免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琐事上,要学会抓主要矛盾。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,要想真正“做好每一件事情”几乎是不可能的,要学会合理分配的时间和精力。 因此你一定要跳出“完成所有事情”的思维方式,在少做事的基础上, 首先聚焦对自己人生产生积极影响的那20%的重点事务,努力深耕它,为它付出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精力,以及社会资源,才有可能获得最终的成功。 当然找到重要的事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你最好学习系统的时间管理方法。 学会如何反思、计划、行动,学会如何高能要事,用一整套的结构和思维,来找到对自己而言重要的事情。 时间管理的价值,从来都不是单一地追求做事效率和完成事情的数量。 应该从人生长期的维度,尽早做到一生时间资源的合理配置,实现工作与生活的适度平衡。 时间管理的最终目的,是为了让自己获得一个值得拥有的幸福人生! 你是否也想拥有时间管理的能力? 向您推荐:易效能时间管理课程时间管理专家叶武滨老师,深耕时间管理领域多年,总结出一套非常落地可靠的时间管理系统,从『道术器用』多维度为你解答时间管理的奥秘,帮助你拥有可掌控的幸福人生!好消息来了!
叶武滨老师带来福利分享
《时间管理3天集训营》
4月10日4月12日 每晚8点开始
直播授课(无回放)
▼扫码预约免费学习▼▼欢迎加小编咨询▼关键词: